京都酒店  JINGDU HOTEL

你好,工友

发表时间:2023-02-15 09:19

1


“唰唰唰唰……”   

近来,我一听这声音就闹心。

其实这声音虽然可以算是噪音类,但音色却有一个特点,这特点就是你听上去,和点钞机点嘎嘎新的百元大票的声音,几无两样。

假如现在的你,闭上眼睛想想,每月的10号,雷打不动的,七八年了,从来没有延时过半天的全员工资发放,那时候酒店行政楼的308办公室,一阵阵的,“唰唰唰唰……”就是这声音。

员工发工资了!

点钞机忙得上气儿不接下气儿。

那声音真的很好听,明亮,悦耳,听着,一窝儿的蜜,甜蜜且荡漾地在京都每个人的心中。这没错。

但我这会儿,闹心。

我站在酒店锅炉房门边,歪着头往里看,看着锅炉卷扬机“唰唰唰唰……”往炉膛里投放生物质颗粒燃料,那一公斤就是一块多钱的、像一颗颗鸡屎模样的生物质颗粒燃料!那燃料的燃烧值远不如煤却比煤贵上几倍的新能源燃料!

“唰唰唰唰……”就是闹心。

我为酒店增加了运营成本闹心。

闹心又怎么样呢?咱没有美国总统特朗普那两下子,嫌闹心,说退群就退群,《巴黎气候协定》,大手丫子一挥,拜拜!你们玩吧,我不玩了——我只是想说,为了应对全球变暖和地球温室效应,中国,中国的企业家们,中国的人民,真是做出了重大贡献。

不愧为大国形象。

京都酒店要贡献的,就是取缔燃煤锅炉,更换环保新能源锅炉。用电?成本太高。用天然气?2017年冬季,整个华北地区沦陷——天然气断供,已经更换了天然气采暖设备的厂家及百姓人家,国家一声令下,不能让人民挨冻,不得已,燃煤锅炉大举复辟,卷土重来。但“卷土”也需要时日。最快的,也“卷了”半个多月。酒店不行。别说半个多月,就是半天,也得停业。于是,最终选择了生物质颗粒锅炉。耗能成本高出燃煤成本2到2.5倍。什么概念?比方:原来燃煤锅炉每天1000元运营成本,那么,即日起,就变成2000元到2500元了!按1000元算,一个月就是多出3万,一年,多出36万!对酒店来说,这得多少盘子端出来,多少勺子掂出来?吓人!

——因此,听着卷扬机往炉膛里上料,那可是在烧钱。听着,闹心!


2


酒店在林东地区率先进行了锅炉更新。

新的锅炉很漂亮,浑身漆着绿色的油漆,锅炉的门头漆成白色,铭着烫金的标识,在锅炉房旁边唯我独尊地,趾高气扬地,不可一世地,轻蔑地傲视着为酒店服务了八年的燃煤锅炉。那台燃煤锅炉显然知道了最后的时刻已经来临,一反常态地,没有做出往常出了故障修理它时的那种“叮当”抗议,“噼啪”忤逆,相反,它只是宁静地、倔犟地做出一副甘愿玉碎,不为瓦全,改变不了,不如誓死如归。

我有些心疼。

我为它拍了一张照片:别了……永远……

我真的对它有许多不舍。

20181115141644_9668.png


3


八年了,一天24小时,全天候服务,它用它那结实的胸膛,燃起红红的、炽热的、光芒的、无私的火焰,为京都,为客人们送上了多少温情,为酒店创造了多少利润?更为难得的,是它不同于其他锅炉,八年里,内壁所结的水垢,一直没有超过应该洗炉的标准。锅炉使用到第三年的时候,市特种设备监察科邱科长带队进行一年一度的例行锅炉检验。问,锅炉水质是你们自己化验掌握的?我自豪地指指身边的鲍工鲍晓龙。

邱科长说:你们这锅炉,运行一年,相当于其他锅炉运行二年或三年,这样长的时间,内壁竟然没有超出结垢标准!这不是奇迹也是奇迹!她用赞赏的目光看了看鲍晓龙。她没再说什么,但我知道她想说什么,她想说的什么,也是酒店一直以来想对鲍晓龙说的什么。直到今天,谁也没说,只是,年年的优秀员工评奖,小鲍,我们的鲍工,七年里,实现了优秀员工七连冠!

鲍工已经赢得了七连冠,这锅炉也真真给鲍工长了脸。直到今天的告别,它的内壁,依然拒腐强力,生垢甚少,无需洗炉。今年年初,特种设备检验所还给予了红色的方戳:——内检合格!如果没有必须更换燃煤锅炉这档子事儿,这个红戳,这个合格,我相信,在鲍工的经营下,还有锅炉师傅们的科学加盐,按时排污的操作下,还会再盖个七个八个!一个,就是一年!

我想,这不会是乌托邦。

因为我们有优秀的工友。

仅此一件,这台燃煤锅炉,教我如何舍得它?真真舍它不得!

其实,这台燃煤锅炉,也没少调了皮。尤其近期这二年。动不动的,小伤风小感冒的,就想罢工了。这和锅炉内检合格无关。内检,是锅炉内壁的质量评定,这个,严格控制锅炉用水的酸碱度,勤排污,就能掌控。但是,锅炉构架什么的,也有个寿数长短。讲话了,一天24小时不停炉,就是金子做的,怕也煎熬不住吧?事儿这东西,都得有个度。

但是,即使你不是金子做的,你想罢工就罢工吗?你想歇手就歇手吗?对不起,你说了不算。我们虽然爱着它,却也不惯着它!

每天晚9时到早5时这八个小时,是酒店热水消耗的低值时区。这个时区,锅炉热水罐的储备热水,足以够酒店客房客人的热水使用。这个时段,往往是这台锅炉的小憩时光,那可真是幸福时光!鼓风机不吹,燃料不添,火苗儿不跳,你就怀揣着一腔热水,休息吧。

但是,一旦你调了皮,这个幸福的小憩就被取消了。取消了还不算,我们的工程人员,还得拿上十八磅大锤,或是闪着蓝光的焊枪,或是类似孙悟空使唤过的金箍棒(撬棍),锤啊焊啊撬的,炉排烧漏了,给你一条条补上,某部位变形了,给你焊上或撬过来……


4


盛夏七月,似火流年。

街上的人们,穿着小背心,走得近了,你都能够闻得到浓浓的汗味儿。每每这时,我自己都挺难堪。尽量不和人靠得很近。我审视自己,不知道是不是你在这闷热的夏天,给别人的感受,也是这种味道。都说是洗澡,可是洗澡水还没擦干,汗就又出来了,这样的夏日,真的挺不好过。

看着酒店闷闷的黄昏,我无端地可怜起南方人来。

我想起有一年盛夏我在中国的火炉城市武汉的那个遭遇。住的小客栈,没有空调,只有风扇,那风扇摇啊摇,摇得拼死拼活,送给你的,也是窒息般的憋和桑拿般的热。

那叫火炉城市。而现在,我的工友们,我的工程部的工友,今晚的后半夜,就要钻进这还没有凉透的锅炉炉膛,实施故障排除和锅炉维修。

打去年春上起就看出,这台锅炉,真的是老了。

今天刚刚医好了这,明天又发现了那,小半年了,老这么折腾人。

我真切地崇敬着我的工友。

这样的夏日里,我的工程部的工友们,挺进炉膛,已经多次。这个挺进,就是晚九时停炉,半夜一点进炉膛抢修。

这台锅炉体积有三十多个立方,一间小屋子似的。这么大一堆烧得热热的十多吨重的铁和耐火材料,要在夏日的三四个小时内全部晾凉晾透?真的想都甭想。

我曾经给钻锅炉炉膛次数最多的张工张春会拍过几张钻锅炉膛修理锅炉的照片。

照片拍出来了,面目皆非。浑身是黑的,头脸也是黑的,只有两点眼白,青楞楞地白,刺眼地白,原本是想拍了之后在酒店群里发一下,不算作表扬,也不想得到点赞,我只是想弘扬一把这种不惧高温、不怕脏累、不惜加班加点儿劳作的我的可爱的工友的工作场景。我还给朱墨金师傅也拍了几张。照片拍了,我却不忍发了。因为,照片上已经分不清谁是谁,就是认出谁是谁,那个模样儿?我只愿意让人们记住张工手持电焊机、切割机、螺刀铁钳铁钣的那种巧手巧劲儿地忙碌着的身姿和身影,高挑的个儿,直直的腰儿,黄白的脸儿,走路飘飘地,干活儿,巧巧儿的,这张?

我把照片删了。但是心里,却刻下了抹不去的、我的工友们挑灯夜战冒着酷暑高温抢修锅炉的现场影像。这个,将会是永远。


5


需要永远记着的,尤其——

2017年7月30日夜晚。也是七月流火,也是酷暑难耐。

在锅炉门脸儿又一次有了小毛病的同时,锅炉化热器储水罐的垫子呲了。漏水。管理这东西,杜绝的就是跑冒滴漏。我和工程部李经理冬冬商量,换垫儿吧。钢丝垫儿。

垫儿从赤峰发过来了。直径80公分,1.5厘米宽,0.5厘米厚,外层缠裹着一层胶质。

鲍晓龙鲍工设计着施工方案:知道农村、也别说农村,早年城里人也用过、用暖壶烧开水的那个加热器吧?暖壶盖下面,一根和暖壶内胆差不多长的U型加热管子——咱们这个大水罐也就是所谓的化热器,就是一只躺倒着放着的巨大的长四米多,高近三米的大暖壶,我们需要把暖壶盖这近百多个螺丝松开,把暖壶盖平移着打开,直到把和这个“盖”连在一起的4米多长,一抱来粗、重量有2吨多重的一组加热管子平移着拖出来,套上这个垫儿,再放进去,然后再上紧这两面螺丝,就是这活儿。

工程上的活儿,小家伙们从来不让我上手。

这种暖暖的感动,恒温,持久,永远。这是说我。

吊轮、大焊机,都张罗来了。只等夜半三更下手。

我有点不放心,下班之前还是到现场转悠了一圈。毕竟,这一次锅炉维修维护不同于往次。往次,都和这只“大暖壶”无关。只要“大暖壶”在,只要“大暖壶”安然无恙,我们就可以采取买热水或电加热,通过“大暖壶”把热水送到客房,送到该送的地方去——营业照常。

而今天,要给“大暖壶”动手术了。

冬冬经理说:放心吧,有事儿打电话。


6


心,总是有点不安宁。

突突的跳,莫名其妙。想打电话问问吧,怕有整虚闲套之嫌。正似睡非睡,电话突然就响了!

我的心突突地狂了起来。扑楞一下起身看点:

凌晨1点!

我赶到了酒店。

我知道我对工程上的工作有些时候的歪理邪说,小家伙们挺听,也挺信。

比如前一段时间酒店发电机坏了。那天,国家电网断电。酒店的发电机在断电的二分钟内,砰砰砰地响了起来。这么多年,每逢国家电网断电,我们的发电机,从启动、发电、换电,从没有超过二分多钟。酒店的要求是在三分钟以内实现发电换电。因此,这个换电发电问题,在我心中,板似的,没问题。可是这次,十啦分钟后,戛然而止了。我心里恨骂了一声电网,折腾人这是。之后,便没事儿一样地守在电脑旁边,等着换电后重新开机。三分钟漫长地等到了,可是电也没有来,发电机也没有动静。我心里一惊,又等了一分钟!我去了发电房。

果然,工程部的重要力量,都在。一看他们的脸色,我就明白了。我没问情况,只说:咱们自己先弄着,但必须同时、马上找林东街最权威的懂发电机的人来看,来修。还有一个同时,就是直接和发电机的购买厂家打电话,说明情况,让厂方判断,准备配件,同时安排力量,火速或连夜往京都赶。

国家电网现在指望不上,酒店就一台发电机。

而国家电网这阵子经常断电!

这些,都意味着什么,都清楚。

出了发电房,我和总办徐主任徐永旭说,得想法借一台发电机,别抱任何幻想。

正说着,酒店前厅经理刘鹏程打来电话:电业局有一台发电机,看能借不?我心里相当感动,关键时刻,看出了这个企业的凝聚力。我们驱车去了电业局。结果,可以借,但是小。

这下又懵了。哪里有大的发电机?电业局都没有,哪里还有?

情急之下,我想到张总。张总,张学军,京都绿化公司总经理。这些年,酒店后区工作,我没少麻烦了张总。因为,张总搞过大工程,建过大酒店,经验多,人脉多,智慧也多,酒店后区的许多事儿,找到张总,就算有了及时雨,就算有了妙锦囊。

张总就一句话:找钟伟机电!

张总说话办事儿的风格:简洁、准确、不容置否。

分分钟之内,冬冬经理就完成了借电机、同时想到了租吊车、租谁的吊车,到哪借电缆配电等一系列工作。这些都是他自己安排,自己想到的,且安排得环环相扣,严丝合缝。关键时刻,看出了一个人的能力。我在心里赞了他一下,成了,小伙子。

是的,成了。后续的一系列修理、发件、厂家来人、等等,他都做得顺畅,妥贴。

……


7


我们一帮人都围在了这个已经用滑轮拉出了三米多长的直径六、七十公分的、粗粗的、长长的、大大的、不是一根钢管、而是一捆钢管的酷似暖壶加热器的水罐加热器旁边。

这情景,我们像围着一条死了的,剖开膛了的大鲸鱼。

一切都没有声息。静得能够听得到每个人的心跳。

——这个大加热器,用导链往外拉到半道儿,再拉不出来了!

还差一小截儿,就顶到另一个设备上了!

场地不够!

拉不出来全部,就套不上密封垫儿!

当时的理念是:酒店锅炉的安装,是先安装的主设备,后安的附属设备,这样,主设备拆卸,就出现了场地不够。

拆掉这个附属设备?这附属设备也是个庞然大物,拆卸安装,没两天功夫,不行。

酒店要停业两天或更多?

正是旅游旺季!

那得是多大的损失!

酒店从营业以来从没停过业!

……

那天月亮挺大挺圆。

亮亮的月光下,我们都是一脸的肃穆。一切都很静。连那头修理锅炉炉膛的春会和朱师傅,都是铁碰铁的活计,但他们都怕弄出声儿来。偶尔,叮当儿一声。声音较之往日,很是温柔。

问题相当严重。

我还是想打电话给张总。给张学军总经理。

但是,这是半夜,这是凌晨1点!

这个时间打电话?再什么去吧——

半响,我说,实在不行,把钢丝垫儿剁开、剁断了。然后套进去,安装的时候,把接头对实对紧,再放些胶。先将就上。漏水,也会有限吧?

没有人回答我。

冬冬经理说:可是钢丝垫一剁开就散了。

我说拿胶带,先缠紧,后剁。再就,金色大厅舞台用过的胶的舞台地板,割成个垫,备用。死马也当活马医吧,别的,咋整?太阳,可是要照常升起!

没有更好的办法,只想破釜沉舟!

这个决定真是不好下。

但是——月亮,又西移了一步。

这边就要动手了!

突然屋里的鲍晓龙不高声不大语地、但我们都听得清清楚楚的说了一声:场地儿够了!能够拉出来!

我们蜂拥进屋。

鲍工手里拿着个拉出一截的盒尺,比划着:我把尺探进去量了量,将巴儿地,能够挪出来!

好几个人不放心,从小鲍手中抢过尺子,探进去量了又量。我的手都有些蠢蠢欲动。但是我没动。

我只是眼眶有点湿的感觉。

那一刻,我一直紧皱、紧缩的心,一下子散了开来!散开得就像散了架!那份轻松,从来没有过。不,是那份从非常紧张到突然放松的两个极端的心情、心态在瞬时得到交替互换,真的从来没有过!惊心动魄的天地两重,极端两样的不同体验,是在瞬间,真的没有过!

事后多次,我在我们后区的周二例会上,反复地把鲍工的故事说了一遍又一遍。我把那天的锅炉抢修命了名,叫730之夜。那天,我不会忘记,是7月30号!7月30号!

7月30号的2017!

two20181115140806_6559.jpg

8


我说:不要以为每个人都会在关键时刻、关键场合能够有这么灵机一动。如果你从来没对企业有过全方位的忠诚和全方位的情感,一般真的不会。人们的灵机一动,大都因为由于情感的全部投入和心力的专心致志而动,没有哪个灵机一动,是在你的情感对某一事物的无动于衷的、事不关己的、关我啥事儿的心态、情态下发生的!

我把这事儿在我的工友面前引申:在日常工作中,尤其在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你拿不出好的应对办法来,你想不出切实可行的招数来,我们都应该从深层次从思想感情方面,责任心方面,查找自身的不足。当自己的事办了吗?当自己家的事办了吗?你千方百计了吗?——今年夏天,在酒店灭蚊采取新的方法的第二天,我对这个新的方法的提出不是来自本身负责这项工作的我们——我就在我们后区周例会上,说了如上这些话,并做了归纳:你自己负责的工作,让别人来为你想办法出点子,不管是谁出的,对做这项工作的人来说,都是一种耻辱,无论何地,无论何岗……

关于730之夜,我还这样补充:

我说:不要以为每个人都能够在关键场合、关键事件中做得那么从容淡定,那么领袖风范。如果没有日常对业务精益求精的习惯,如果没有对业务进行钻研求真儿的习惯,到了阵仗儿,你也叨不出那碟子酱!真本事,属于有真本领的人。

730之夜,小鲍在我的心中,又升高了一大截。

酒店,也如是。凡是听说过730之夜故事的人。

我说:别觉得这件事儿是个小事儿,是个偶然。这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检验,是一个人心态的最好印证。一个人的个人形象,就是由这些一个个的小事的成功作为,而积累成型的。

这就是你的公众形象!

我还说,我们相信这个成功的灵机一动,其出发点,决不是为了个人形象如何而动,关键,是为企业的利益的自然反映。

假如那天按我的那个方法剁断垫圈,那肯定漏水。当时就是这么想的,权宜之计。那么,因为这个权宜之计,浪费一个垫圈的事儿先放在一旁,那么二次拆卸,二次又得干上一夜,人力?物力?无效的工作,就是对企业的最大犯罪!企业浪费了资源与金钱先放在一边,员工付出了无谓的劳动,你的罪过,就不可饶恕。有那功夫,让员工睡个安稳的觉,该有多好!

我对那天的事儿做了自我检讨:还是领导能力不够。到了现场自己先就懵了。没有进行现场独立分析,没有践行自我认知,只有人云己云。其实这就是责任心不强,其实这就是领导智慧欠缺。

我真的希望通过这个730之夜,我们每一位员工,都能够起到一种自我升华,自我成长。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在关键场合、关键时刻,能够独立思考,能够从容不迫,能够灵机一动,能够智慧决策,那该多好。有了这样一群工友的企业,企业怎么能够不蒸蒸日上,怎么能够不做大做强?


9


化热器全部移出,套垫儿。

化热器整根儿平移推进,定位。

我干不了别的,只和王国江师傅替换着拉倒链。我拉倒链也拉不过人家王师傅,他拉的幅度大,哗——,哗——,听声音都有板有眼。而我,哗哗,哗哗哗……

冬冬经理招呼着,哎,再来几下。哎,上提……尾部抬高……调,调,再调……

我们都有些欢欣鼓舞。干着非常来劲儿。

这个长四米多的“暖壶”和“暖壶盖儿”,在大家伙齐心协力的努力下,终于口对口地吻合了!

稳住!套上螺杆!小鲍说。

长长的螺杆一只只地穿进了已经吻合了的,眼对眼儿的密封螺孔。

开始紧螺丝了。

小鲍和春会两个,一边一个,长长的螺口钣子杠杆似地,大幅度往上定好位,几乎超过肩膀,再大幅度地往下压,几乎压到膝下。一下,两下……

他们彼此提示着,上一个,下一个!左一个,右一个。对称着上!我知道,这是“暖壶盖”与“暖壶嘴”的初始固定,错着位而不是一个挨一个的上螺丝紧螺丝,是为了“暖壶嘴儿”和“暖壶盖儿”两者固定得均匀,吻合的密实。那可是两三吨重的一个大家伙!

大概是也均匀了,也密实了,听他俩又自问自答:

较?

较!

较——就是把已经固定了的螺丝往紧了拧。

往紧了拧,也是插着花儿,错着位地拧。

这样几个来回之后,他们俩开始往“死”了较了!

24号的大螺丝,他们几乎是跳起身来,用臂力及身体重量下坠的合力,去紧那螺丝。不时的,喉咙里都“吭儿”“吭儿”地使着劲。

什么叫全力以赴?这就是!

什么叫使真劲?这就是!

还是那么大幅地定位,但这回可是一个动作降不到底儿了。通常,要双手往下压着,身体往下坠着颤颤地好几下,才能够把钣子落到底儿。他们,汗水已经频频淋淋。我心疼他们,却帮不了他们,那真是得有把子力气的活儿。这功夫,我还有闲心地想:怪不得他们不上膘,干瘦,敢情,这一滴滴的汗水,得消耗多少大卡的热量?

夏季的天,就要亮了。

按常理儿,我们必须5点准时起炉,然后,半个小时把客人用的盥洗的热水烧好。

近100个螺丝那!

我在心里祈祷,时间,你慢点走!

然后,在群里,发了我的工友们,抢修锅炉的照片。我想写:时间,时间,你慢点走。但手一哆嗦(也是一手油污的关系),只发了四个字:时间,时间。

我发这照片的想法是,假设时间来不及,客房的值班经理们,会给客人一个解释或道一声歉意。就会好的,稍等!

但是,多余了。

朝霞满天的时候,我们的锅炉,炉火红红了!

夏日的朝霞,早晨四点多,已经红个烂漫地普照天下。

10


有着这么多故事的锅炉,真的要告别了。

真的不舍。

酒店工程人员扔下手中的其他活计,围向锅炉房。

人同此心?

心同此情?

但谁都没话。

200吨位的吊车开了进来,鼓捣了小半天,残忍地把燃煤锅炉连砸巴带气割,切割得断了胳膊断了腿之后,左调头,右转向的,吭哧了好一会,才把燃煤锅炉那巨大的身躯,活生生地从锅炉房里拖拽出来。此时的燃煤锅炉,已经被卸巴的没了多大气脉,但还是一副钢筋铁骨、铮铮硬汉的样子。

它不想倒下,黑黢黢的,昂首挺胸地立在那里。尽管,已经没有人想多看看它了。喜新厌旧的安装工人们,只待吊车一撒手,便嗷嗷着,热烈地拥抱那台新的,绿色的,一尘不染的新锅炉去了。

我没去,我伫立在旧锅炉旁。

职业习惯。我把锅炉更换的场景,拍了。

我把它入了公司的档案。

怎么说,也是曾经搭伙一回。



20181115140909_0092.png

11


唰唰唰唰……

新安的锅炉就这么闹腾着。

都说人们大都喜新厌旧。但我们真的不喜欢新锅炉。它太费钱。

为了尽快做到会使用新锅炉,从一开始就尽可能地省上些生物质颗粒,也就是省些钱,我们要求锅炉安装厂家安排技术人员对我们的司炉师傅进行培训。

我认真的听了两句,什么正压负压……我嘴不心的话:还不就是鼓风机吹得弱了,起不了火苗,鼓风机吹得大了,火和烟一齐往外窜,既浪费燃料,也危害司炉人员健康。再就,引风机引的风大了,把炉膛里的火苗和热能都顺着烟囱抽走了,也是浪费。炉排走得快了,燃烧不透,浪费燃料,走得慢了,就会火燎炉门而不是在炉膛里燃烧,也是浪费燃料。技术的关键,是如何平衡鼓风机、引风机、炉排运行速度和生物质颗粒进料数量与速度,使燃料恰到好处地充分燃烧,大白话说,就这几句。这些,我们在使用燃煤锅炉时,就已经知之熟之会之。

但是,我们必须尊重地耐心地听完。因为一开始,对这个炉子挺神秘。毕竟,名字挺亮:新能源锅炉。

原来不过尔尔。

我们把焦点放在了进料口开得大小上。锅炉安装人员指导:八公分。并开始试烧,捎带耗能测试。

并叮嘱,别把进料口关得太小了,这样,上料不足,火力不大,效力不够,浪费燃料。

我和冬冬经理对视了一下,心里划魂儿。但人家毕竟是专家,还是服从为好。


12


说着话测试工作完成了。

到了互相签字认可的环节。我上前一步,问厂家测试的小伙子,怎么称呼?

小伙子没回答我问话,顺手打开小本翻开一页写了两个字递了过来:

江耀。

我脱口而出:江耀!将要?这名谁给你起的?我张口就来,说完又觉失口,但那也收不回来了。

我爸。他说。笑笑,无话。看来,这种问候,他经历的,决不是只这一次。

我明白了,为什么我问他名字他不说,却写。这是他的经验所致。问了,告诉了。听者,不明白,还得再问,他还得再解释。“江,三点水的江;耀,照耀的耀。”没个三问三答,怕是这个名字就是交待不清楚。于是,他自我总结自我决定,答,不如写。我想,这也是一个聪明。

看着他的记录,我打开手机计算器算了一遍,小数点后三位数,没错。我逗他,我说:嗯,都对。这回你将要(江耀)签字啦——这次他抬起头朝对我:我将要签字啦——找个地儿?“将要”两个字,他咬得挺重。呵呵,原来小伙子挺会幽默。

我把他引到锅炉房旁边酒店冷库外置制冷机的盖子上,他又跟了一句:将要在这儿签?咋也得找个板台儿吧?

恰好,酒店库管王淑芳从库房出来,听了江耀这话,认认真真的迎上来:可不,快上库房来签吧,那儿不得劲儿。

我俩都瞅着她笑了。笑得畅心畅意,笑得王淑芳莫名其妙。看到她莫名其妙,我们更是笑了。那会儿,那闹心劲,不知道哪去了。

我们没到库房去签。就那几个字,写吧。

关键字上,江耀的记录是吨,我写的是市斤。这是我的建议,谁都改不了这样的白纸黑字儿。因为,耗能高低,涉及到甲乙双方的设计效果及相关承诺事宜。这点,谁都不能含糊。


13


江耀将要回赤峰了,我去和他道别。

一方面真的和他道道别,另一方面,还是想听听他的锅炉使用意见。毕竟,人家见识得多。我说:这些天辛苦了。该说的说了不少,再补充两句呗?这是我的真心话。

江耀说:别的没啥了,只一点,达到一定压力准备歇一会儿炉的时候,别卡达一下子把设备全停了。要让引风机继续引一小会儿,但风力别太大,引得火苗不舔炉门头就好,同时,炉排也别一下子就停,让它继续向前滚动一下,别让燃料堵在炉门头上烧。这样,既保护了炉门头,也使燃料烧到有用的地方了,这就是节约……还有,看要准备歇会儿炉了,提前一小会做这些,更好,更省。

我把目光投向朱师傅。这会儿朱墨金师傅当班。

江耀解释:朱师傅会,我是怕其他师傅。

江耀这小伙子不错。我心里说。别看在耗能测试上我们分别是甲方乙方各自的利益代表,尽最大可能,为自己的企业争得利益,可以说针锋相对,寸土(斤)不让。生物质颗粒,我们都是把员工餐厅的台秤搬过来约的,不是寸斤,也是寸两!但是已经完成测试后的这番叮嘱,足见其职业素质。

我夸他。

他说,和你们打一回交道,我也知道我们以后在自己的企业里咋做了。学到不少。

我说客气。

送走江耀,我对朱师傅说:要不是他们主持测试,一开始我就想说进料口是不是开得过大。你我这年龄,都知道过去烧柴草的大锅台。那么大的灶火门,死进地往里攘柴禾,怎么着也是费。你说这道理对不?咱们能不能把进料口调得小一些?反正测试也结束了,费不费的,咱们试一下?我可是不懂哈,你烧了这阵子,该是专家了哈。

朱师傅哈哈一笑:我早就调过来了!四公分!他们专家说的,一试,往里进料哇哇的,也没看出省啊节的啥效果,我就试着调了,调了几次,现在这四公分,我烧着正好!也供上趟了,也省了料了!

我心里一热,多好的工友!

冬冬经理我俩商量:正好,明天周二,周例会上,让朱师傅现身说法,讲一下这炉子怎么烧。

朱师傅答应了。

但是第二天,众人面前,就是红着脸摇晃着双手,不肯走向人前。

唉,我的工友!


14


朱师傅差点没和我当成工友。

他应聘时,我们一见面一问话一掏身份证:60了。万一有个磕磕碰碰,万一有个头疼脑热,岂不是企业的负担?我婉言拒绝朱师傅的期待和热情。

过了一阵子,酒店知道了这事儿,表态:60岁,如果还出来找工作,大都是家里有需求。退休的,或是退休工资是生活的唯一来源的,有的家庭,很有可能因为进城、买房、子女就业婚嫁等原因,生活质量会下来很大一块。有的,还可能一下子返贫。我们从酒店用人质量考虑没错,但也不要太教条。假如身体能胜任岗位,可以用,这也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企业的社会责任——

……于是,我和朱师傅,成了工友。


15


“工友”这个词,我是在京都酒店营业的那天,正式听到的。在我原来的概念里,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称谓,都是职工或员工。不带一丝的情感色彩,不带一丁点儿的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元素。

而京都从不,一直是“工友”。

这个“友”字,敲定的是百年。

“工友”二字,奠定了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定位:亲如伙伴,臂膀相挽,荣辱与共,利益共同!

这么多年了,“工友”二字,在我心中神圣地闪烁着。我从不轻易地把这两个字说出口。从“工友”一词的表象方面来说,我和他们,铁定的工友。和企业也是。可是,从内涵来说,你?我曾经问过自己,你对企业毫无二心了吗?你对企业全身心投入了吗?你能把自己定位于和企业水乳交融肝胆相照了吗?你把自己的未来和未来的生活,全部交付与企业了吗?企业可是展开了宽厚的胸怀拥抱着你,你呢?还有,你为企业做出了哪些贡献?


16

没有这些,就没有上述的故事。

没有这些,就没有今天的诉说。

企业百年,人生百岁。这才是真正的工友!

上述的他们,做着呢,且走在了前列!

我愿意向他们学习,向他们靠近。

我愿意把这些作为京都的传承,写出来。

我还愿意与他们攀亲结贵,道一声:

你好,工友!     



文章分类: 京都故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