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我那钟灵毓秀大良沟发表时间:2023-02-15 08:47 1 大良沟由两条宛如中国长城相似的山梁,平行夹击为谷地而成。 这两条山梁,起始于巴林左旗唯一的一条北上公路三十里处,碧流台镇东方红村小营子村民小组村口,相约着从东向西,肩并着肩,平行向西,蜿蜒挺进。挺进了十几里地之后,亲密相拥,合为一体,不再分开。人家这交情,经得住了历史的考验。 两山合围之后形成的深深峡谷,即为大良沟。 在大良沟沟头,一夫当关,万夫莫进。 进了谷底尽头,山,更加陡立起来,面前,虽不是一面墙,却也和墙相似,想往前走,已经没有了路,想出这条峡谷,只有从原道而回。 似乎鸟儿们不受约束,但想飞过山的那边,却也似乎有点壮不起胆儿,起码,得这枝头那枝地歇上几歇。只有高高的云彩,在沟的这头也悠悠,在沟的那头,也悠悠。 正是这种封闭的形态,才使得大良沟,山也原始,地也原貌。山榆、蒙古枥、白桦、杜鹃等,清晰地按着海拔线际,坚守着自己的地盘,虽有互动,但大都不突破底线,都有君子为邻的高风亮节。 因此,想感受层林尽染,在巴林左旗,大良沟,不会让你失望。 文化革命之前,大良沟曾经有一座大兴安岭南麓余脉最大的敖包。传说,历史上,遥远的东、西珠穆沁人,阿鲁克尔沁人,巴林右旗东北部人,在万木葳蕤的日子,不管千里百里,不管山重水复,携山花拥怀之芬芳,迎栉风沐雨之洗礼,鞭车胯马,带上香甜的奶酒,赶上肥壮的羊牛,来大良沟敖包祈福。 猎猎风旗,如云端漫下条条彩练,烛香袅袅,如祥风缕缕掠过花丛。 大良沟的先民们,和天南地北云集而来祈福的人们,热望,灿烂在脸上,敬仰,澎湃于胸中,唱起悠长的牧歌,跳起欢乐的安代,祈求家园,水肥草美,祈求民生,富足安康! 草地上,洁白柔软的羊皮铺开,摆上大块的手扒肉、精致的奶豆腐和各色贡品,然后,双手合十,五体投地。再然后,银碗中的奶酒轻扬着洒向高耸的敖包。 酒珠如粒粒珠翠,镶嵌于敖包垒石更觉晶莹,酒香迷漫于空中,与花香融汇更觉芳香,酒水和阳光为伴,化为七色彩虹。虹下,欢乐的人们,舞动如虹。 吉祥的钟灵毓秀大良沟,你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祈福祝愿、敬奉天地、向往未来的神奇而美丽的地方。 …… 如今,大良沟敖包已经踪迹不再。 人民公社时代,文化革命时期,大良沟敖包的垒石,在人们破四旧的口号声中,修了路,建了房,也有的,成了当地民居的院墙。 那个巴林左旗最大的敖包不见了,但是灵气还在,福祉还在,祥瑞还在。 不然,怎见得这几年来,沟里的山花,开得越来越美,林子里的树木,长得越来越茂,人们,人们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富有,“大良沟”的名声,传扬得越来越响亮! 仙灵犹在,福佑依然!
2 大良沟应该名为:大梁沟。 这不是我的个人意志。这是林东老文化人、老考古知识分子、老学者们近来有意无意地说起“大良沟”这个地名时的侃言。 当然,这些侃言,也是因为这二年大良沟出名了,成了旅游小胜地了,成了京都酒店这个品牌的小卫星了,才有了谈资,才有了价值。不介?谁在意你是大良还是大梁! 侃言里有着嘲讽,有着惋惜,有着无奈。我予以赞成他们的道理:地貌特征是地域命名的重要元素之一。 前头说过,“大良沟”是由两道巍巍高高的山梁合围而成,更有蒙古语记载和蒙古语称谓:有山梁的地方。(我不会写蒙古文字,打字机也没有蒙古语输入法,有我也不会用)看看,一个“梁”字,定位了大良沟的山形地貌,形而之之确而之之。再有,与大良沟同属一个镇辖的孤榆树村,的的确确,历史上的村头,就是突兀地耸立着一棵硕干遒枝的孤榆树。是先有树后有人居?还是先有人居后有树成? 我想,还是先有树。如同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铁臂弯弓,一箭矢的:就在那箭落的地方定都吧——就在那生长着一棵孤榆树的地方建营子吧! 一座皇城,一个村落,历史上就这样随随意意、轻描淡写、漠不经心的成为了后来和永远! 多么伟大的工程啊,你的存在,将与日月牵手!多么成就的作为啊,你的名字将彪炳千秋!从此顶天立地,独一无二! 那么,“大梁”后来怎么成为了“大良”? 侃言为:红色基因的缘故。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旗里根据国家正本清源的统一部署,作过一次地名普查,并编写《巴林左旗地名志》。《地名志》的地名录入,要尽量尊重历史。这个历史,指文革之前。 文革期间,广大人民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挥舞着对党的无限忠诚的拳头,誓言砸烂旧的世界,而村名、地名,理所当然是祖上留传,理所当然脱不了一个旧字。因此,拳头一挥,村委会的牌子摘下,砸烂!然后,按照全国统一的军队建制,把“村”改为“大队”。叫什么大队?革命者的智慧是无穷的:当然要有红色基因!知道那时候的巴林左旗有多少个赋予了红色基因的“七一”大队、“八一”大队、“红星”大队、“红旗”大队吗?哈哈!多亏那时候还没有快递这个行业,多亏那时候还没有百度这个部门,否则,你的信息化也只能成为乱麻化。 大良沟不是村名,也不是自然村及村民小组的名。它只是碧流台镇东方红村小营子村民小组所属的一个小小山谷。如同我们农村老家,那置身于村前村后村左村右的小小山包或小小山谷的称呼,不都是这样的吗? 前山。后山。北山。南山。 南沟。北沟。大西沟。小东沟…… 因为它及它们的级别很低或是极低,因此,文革期间的砸烂,瞧它不起,让它一边凉快去吧!因此,躲过一劫,使得原名得以幸存。这个幸存,隐身了十年。十年之后,文革结束。于是,就有了全国的地名普查,就有了编写《巴林左旗地名志》的工作。 工作开始了。 侃言描述:四十年前,小营子村大队部。一盏暗红色的煤油灯下,地名录入人员问:大良沟的这个良字应该是哪个良?是优良的良还是山梁的梁?村子里的大明白们,有头有脸的头头儿们,会说理道面的人物头们,他们,理直气壮、异口同声地回答:当然是良好的良!祖国的山好,水好,社会主义好!好就是良。大梁沟,当然叫“大良沟”! 一锤定音,功成万古! 唉唉,就是因为文革刚刚结束。文革遗风所致! 啧啧,就是当时政府没有对做地名录入的人员,进行认真的专业培训。历史上的冤与假,除了别有用心,更多的,是由于无知。无知才无畏啊! 叹息有什么用呢?有些经验的获得,对于事情的本身来说,等于作废。 我不无惋惜。但却可以另生歧义予以安慰。 我说:“良”字也不是不可以。自古以来,人们都愿意把姓名与命运相联系。不然,中国人的名字里头,怎么那么多的金、银、财、宝?怎么那么多的富、贵、荣、华?图的就是一个愿景!这个“良”字兴许就比那个“梁”字旺相。看看现在,一切不都是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了?从前的无名处女,现在的社会名媛!十有八九是因为用了这个“良”字,才有了今天钟灵毓秀大良沟旅游小胜地!
3 京都和大良沟的结缘,是2014年的深秋。 为了提升酒店经营品质,酒店决定在林东镇周边建设一个有机蔬果、有机肉蛋禽种养殖基地。让客人吃上“放心肉”、“放心菜”,这是京都酒店在树起金樽旗帜时的主导宗旨。 转悠了周边几个地方,抓起一把土,结论,都是让化肥和农药泡透了的。往死山沟子里转悠吧,人迹罕至,才会有天然本色。 这样,众里寻她千百度,大良沟列入了京都酒店无公害有机肉、蛋、禽、蔬、果的种养殖基地的预选名单。 看地的那天我也去了。 人迹罕至可谓名符其实。但是,狭长的沟筒子里,土地鸡零狗碎,裸石呲牙咧嘴,几片果林,大都老朽老化,绉巴的枝头,有的还挂着几粒干瘪的果实,它们受气疙瘩似地抱抱着个膀,蹲蹴在白茅、蓟蓟草、青蒿、狼针、苍耳、狗尾巴草等北方常见的枯萎的野草之中,一点都没有作为树木与野草相比的优越,有的只是一副老态垂垂,自甘贫贱的可怜。这个样子的,还算是有口活气儿的。而那些在果林中已经告别了生命太久的枯树们,却苦于没有人收敛,只能没有尊严地碳木杆子似地,黑不溜秋地,断胳膊少腿地,隔仨差五的就是一棵,星罗其布地戳在地里,任凭风雨鞭笞。那样子,让人看得很是难受。这林,这果,活着的不易,死了的,也不易。 难得的几爿耕地,却也峰谷起伏,沟壑纵横。 能看出曾经茂盛的,或是明年还能茂盛的,只是草。除了草,还是草,不管是田间,还是林间,不管是地头,还是洪水沟沟头儿。不受人待见的草儿们,自生自灭,野火春风! 难怪人迹罕至。 让人注目和驻足的,是沟堂子两边的山。 山的坡度大都在六七十度,偶尔几处断层,看得出腐质土和黑壤土层不薄还挺厚。难怪抬眼望去,都是长得很好的山榆、山杨、山丁子树、蒙古枥树,再就是我叫不出名的灌木丛。 这些植物,自由结伴,混杂丛生,密儿似密儿的,挽成了墙,织成了网,叠成了被。这些植物们的友好相处,造就了真真的人迹罕至。 因为,坡陡。林密。 山上与山沟,截然两个世界。 两个世界里,显现出生命长青的,是那些野花野草。 踩着刷拉刷拉的干枯草丛,却能够感受到春风又生的生机。因为茁壮的草们枯萎了之后,仍然显示着茁壮。 纳闷么?别。山是好山,至于地亩,也应该是好地。只是少于耕耘,少于莳弄,少于打理。 就这儿了。 土地鸡零狗碎,沟壑纵横?正好可以随坡就弯儿建设庭院式园田,适合建菜园的,挖几道小畦,坡度较大的,建几层阶梯式林园,高低显层次,弯曲显灵动,要的,就是不拘一格!京都建造的种养殖基地,不要一马平川,要的就是这零零散散,一沟一园,一坡一景。 土地上石头多?石头下山都有位,就看怎么用了,叠梯田、垒坝堰,这些,想象一下,会不会是一道道花墙? 就这么定了! 果林老化,可以复壮更新。品种单一,可以对林东地区乃至赤峰地区的山里人家,早年果园,进行传统及失传的果木挖掘、寻找、回归。 本是山里的东西,再让它们回归山林! 就这么干吧! 就这么干。当即,和村委会签了土地流转合同。日后,偶然的一个灵感,命名为“钟灵毓秀”,取人杰地灵之意。 这是愿望,也是目标。 当我知道这里还要启动生态旅游、观光农业旅游、采摘体验旅游、文化艺术传播旅游、青少年科普实践教育旅游等功能之后,想,这一带的农家大院,要增值了。 我挺自私。 我潜入就近的一户农家,绕过脚下一摊摊驴粪,越过干打垒的土墙墙豁,直奔主题:有吗? 户主拿着一把杈子,往一块堆儿归置着院子里今年收成的、几撮瘦瘦的、但也是金黄色的玉米。他怔怔地看着我好一会儿,才沙哑着声音说:我们家西院,全家进城了,这套院子,扔了好几年了。没听说过卖,因为压根儿没人来问过买! 终其,我问明白了:这小营子里,四五亩地的一套农户大院,好的,三万冒顶,次的,一两万块钱,吆喝破了嗓子,怕都没人买! 明白了吧?想:以信息优势,早早的,买一套农家大院,没准,将来办个农家乐,倒也稳赚不赔! 最终,我没有买成。原因?直说了吧,因为我是酒店职工!
4 猪肥当年。 当鸡儿们飞上了树枝儿不肯下来,当鹅儿们钻进了草丛不愿出来,当猪儿们嬉闹在了山脚儿不想回窝,当几座蔬菜大棚里的瓜儿果儿菜儿们弄不懂了大良沟的春夏秋冬,京都,我那钟灵毓秀大良沟的有机无公害食材,已经成为了京都酒店的当家菜品。 无公害,有机,安全,这七个中华大字,依附于京都酒店,传遍了千家万户。 逢年过节,京都钟灵毓秀大良沟的小笨鸡、大笨鹅、笨猪肉、柴鸡蛋,已然成了人们送亲赠友的知名品牌,还供不应求。 是的,有机,无公害,人们都这么说。 是的,没上化肥,没掸农药,人们都这么夸! 好东西就是好东西。 有了这些钟灵毓秀大良沟的好东西,京都酒店的品质,更上层楼,熠熠生辉。 5 树长十年。 当橘黄色的钩机扬起巨臂,把那些黑褐色枯树遗骸们尊严地请出林地,当巧手的工人们又以造物主的灵性,使它们再一次成为新的苗木栽植起固苗作用的支撑,大良沟的果林,在一场春风和一场春雨之后,一水儿的,娇翠葱茏。再不见了那黑茬茬矗立于绿色丛中那如同早年间一根根涂了黑沥青的邮电杆子似的枯树。大良沟,再说一遍,一水的娇翠葱茏。真好。 已经看出些许端倪。 按照规划,这里,定位是桃花洼。那里,定位是杏花坡,再往里走,你又会看见,那儿是梨花沟、那儿是李子圃,那儿是沙果园、那儿是彬子苑…… 这是说林果地。 再说种粮食的地盘儿—— 那儿吗?嗯,荞麦岭! 那儿吗?哈,金谷村! 再往东呢?叫玉米屯,接着是黍子庄、葵花城、高粱岗,麦香院…… 有意思吧?冠了其名,分了其类,划了地盘,有了专属! 想象得出来。 花开时节,桃花洼一片胭脂红,梨花沟一派冰雪白,而在那小小的山坡儿上,杏花坡为你展示的,又是一景粉中带白,白中带粉的娇艳。 在这样的情景当中,花中的你,会想起许多歌儿来。比如现在的我,就想到了一首歌:
桃花花红来梨花花白, 哥哥我翻山越岭看你来。
这是哥的心声。那么妹的心意呢?
彬子果儿红来香水梨儿黄, 妹妹我想哥哥心里头急得慌……
或许,在不远的明天,京都,我那钟灵毓秀的大良沟,也会生产出这种留传千古的亦情、亦景、亦义的新的爱情歌曲。从而使这花中的生动,树下的誓盟,情感的真诚,爱意的美好,以旋律一曲,情歌一律,凝结成一幅画,氤氲成一首诗,从而成为人类的精神食粮,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又一枚珍藏。 我相信,会有那么一天。 因为,有了此景,就会诞生此情。 有了此情,就会生产出感人情怀的动人故事。 这故事,会插上歌的翅膀,诗的羽翼,传扬八方。 会有的。人们唱着由这里诞生的新的旋律,徜徉在这花儿之洼、果儿之沟、坡儿之树、圃儿之绿之中。 那时的他们,本身就是一幅画。 因为,他们伫立在如画的钟灵毓秀大良沟的风景之中! 这就是,画意诗情。 京都,我那钟灵毓秀大良沟,你可真是美得无法无天!
6 大良沟仅是画意诗情吗? 只有画意诗情,还不足于钟灵毓秀之钟灵毓秀。 似乎已经看到,暑假其间的孩子们,是怎样雀跃着扑进了麦香院,他们想知道,他们天天吃的白面,是怎样长成的,他们想要知道,他们喜欢啃的烤苞米,是怎样结出的…… 蜻蜓飞过来,鸟儿唱起来。 不小心,一大群沙鸡子咕咕咕地从你脚下腾起,或是一只野兔从你的脚下出溜溜地慌忙逃蹿。孩子们吓了一跳,继而一片欢呼。 孩子们欢呼着一对长尾巴红色锦鸡,正从他们的眼前,风筝般地飞过。 真的很好看。 阳光,锦鸡。 真的很好看, 蓝天,粉蝶。 2017、2018,京都酒店已经举办了两年7期青少年“京都钟灵毓秀大良沟特种兵集训夏令营”。 夏令营的场景历历在目:二三十斤重的大窝瓜,两个初中学生抬它不动,笑声震动得瓜地里的瓜儿们,似乎个个都要打着滚儿往起爬;三十多公分的大葫芦,让这些孩子,抱起来,竖也看来横也看,正过来看来倒过来再看,他们很高兴,终于,他们来到了葫芦娃的家!只是,星月下,结满了葫芦的葫芦架长廊,不只是七个葫芦,伸出指头一个个的数吗?
天上的星星亮晶晶, 你数也数不清。 架下的葫芦一盏盏, 你数也数不完……
大一点的孩子,可以根据熟稔的儿歌即兴填词,唱出他们的心声,唱出他们的情感。 人们还可以看到,这些孩子们,在认识了五谷杂粮之后,在采摘了葡萄、瓜果之后,在频频招手“我还会再来”之后,有没有发现,小小蝈蝈笼里,一只小小的矿泉水瓶内,一只绿色的大蝈蝈,或是一枚金色的粉蝶,或是一只被称为无畏英雄的螳螂,作为他们的战利品,一同回到他们居住的钢筋水泥的都市城区。 夜晚,蝈蝈吱吱地叫了起来。叫声里,山野的生机,山野的绿意,山野的珍藏,给了多少人,一个绿色的梦! 在那绿色的梦境里,有的人,回到了童年,有的人,回到了家园,有的人,投身到了那久违的亲人的怀抱! 甚至有的大人们,倒可以在梦中,实现周公化蝶,去圆那只可能在梦里头圆的梦。 蝈蝈的小主人却没有梦到那么多。 梦里,他只把山野的收获,一一地指给他的同桌,他的同班,他的学弟学姐:茄子开花是紫色的,黄瓜开花是黄色的,豆角儿开花,有白色也有蓝色,荞麦儿开花,白白的一片,就像那天上的白云,飘落在钟灵毓秀大良沟的山间…… 人们大都虚荣。 虚荣大都会使人争强好胜。争强好胜就有了做领袖的拼搏。虚荣心和上进心,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孪生兄弟。 这是我的个人认为。 家长们说:一个认识了五谷杂粮的优越,往往都会使孩子们产生强烈的上进心! 竞争,激励,当优越成为起点和支撑,孩子们增强了多少自信!孩子们鼓足了多大的劲头! 一次普普通通的科普实践教育,会有这样神奇的教育结果吗? 呵呵,钟灵毓秀的大良沟,是这样初心确立的吗? 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有些事情,往往在执行和发展中,有些出人意料的效果。 那么说,这就是? 或是,主旨已定,只是不声不响,不作主题宣扬,只想让真实感受和实际效果,来理定乾坤,来校验其成。 这倒和京都的性格吻合。 有些事儿,自己不说,让别人说才好。 这倒是京都一贯。
7 其实,在两年(2017和2018)计7期、每期五六十人的“京都钟灵毓秀大良沟特种兵”少年特训中,太多的家长,只想让孩子们放松放松,到陌生的乡间闻闻花香,听听鸟语。都市生活,太纯粹了。 闻着花香,听着鸟语,砰砰砰砰!开着电子仿真冲锋枪,进行CS防恐野战。呐喊着,冲啊,杀啊! 挺好玩儿! 匍匐在草地上,隐藏在花丛里,埋伏在大树下。你打我一枪,我还你一梭,你掩体里一露头,我这枪口儿一串光。红外线激光射击,就那么真实,就那么灵敏。你瞄上了,瞄上了同时你就扣动了扳机,你就打上了。打中了,被打中的一方,身上的裁判器就会陡然大声的播放出你已经中弹的信息。那声音多让人沮丧啊,出师未捷啊!壮志未酬啊!接着,尽管你子弹还没有用尽,你的勇猛还在燃烧,你的胜利的渴望还在升华,但,你出局了。你再冲再打,枪,哑了。 我分明见过一个小队员,那泪花盈盈的不服、不甘、不舍。 是的,他还不熟悉怎么使唤这玩艺。 因为,这么大的“真家伙”,他们只在电子游戏中拥有过,玩过。而真的握在了手中,丈二和尚,一时,还真的摸不着头脑。 电脑里的和现实里的,真的不一样。 电脑里的感觉和现实中的感觉,也不一样。 这个情境里,你是人,对方也是人。 你们之间,智商都有一拼。 这和游戏中的电子假想敌,有着天壤之别。 还有,无边的山野,掩映的山林。 这里真是CS野战的好地方! 难怪还得说好玩儿。 就这么抱憾回家吗? 那就从头再来。不过,这局你输了! 假如你真的输了CS野战,你还有射箭比赛夺魁的机会。 机会还存在于攀岩竞赛的比赛中(化纤布做的专业攀岩道具)。 总有一项会让你成为冠军。 比方:鱼塘塑舟划艇。 比方:匍匐突破封锁线。 比方:感恩教育演讲。 比方:防身自卫术培训结束考核。 比方:篝火晚会才艺表演。 …… 总有一项适合你,总有一个胜利属于你! 难怪,有的家长让孩子期期班都参加,接下来的故事是:授奖太多!回到家里,回到学校里,讲故事,写作文,在同学中吹吹牛皮,那可真是素材多多!再不会有老师让写作文,怅叹:没啥可写的啊? 丰富的人生和简单的人生不一样。 丰富的假期生活和简单的假期生活,也不一样。
8 大良沟建有餐饮住宿服务中心,起名,毓秀华堂。 建设初衷,是用来公司业务往来的接待和自身的度假休闲。但是后来,因为建设的仿明清风格——古模古样,装修的汉唐风范——古色古香,摆放的家具——古里古董,走过路过的人,道听途说的人,都要进得院来看上一看。因此,不乏想要住上一宿,吃上一餐的业界名流和世井百姓,市场反馈是:大有人在。 有的人是奔着黄花梨明韵大床来的;有的人是奔着那套黄花梨龙椅龙案来的;有的人就是想亲手摸一下那些雕龙刻凤的工艺;有的人就是想领略一下明清家具的那份厚重还有豪放;更有人,想体会一下在那张罗汉床上仄甭一下,找找电影中明清人家抽一口大烟泡的“美美”感觉;也有的人,就是想观赏一下那些顶箱柜的笨重巨大,还有雅丽雕工;也有的人,也想在那张八仙桌子上,体味一下18、19世纪的小康生活:还有,久违了,农家大炕,何况,还是附有雕花栏杆的描花炕箱的农家大炕。 各有所需,各需具有。 但是更多的人,是想去大良沟品尝一下京都风范的农家菜。 都说从高端往低端做容易,谁知下山有时还真比上山难。京都酒店调去了几位厨师,组成农家菜攻坚小组。这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高级厨师们,农家菜面前,“有点不敢下手”。无奈,京都重新面向社会,招揽人才。 众所周知,农家菜的概念,通常的解释是自种、自繁、自养、自烹。这个“四自”,京都现成。而农家菜的成菜做法淳朴,不讲刀功,求味道厚重,求大肉大块,求大碗大盘。京都的高级厨师们,弄惯了精致精美,玲珑剔透,秀色迷人,想立时地旷达奔放,真的是有点“手怯”。 现在,到钟灵毓秀大良沟毓秀华堂用餐,那种《水浒传》中的梁山风范,管他酒咋喝呢,反正大块大碗大盘,再加上鸡蛋鸭蛋般大小,鸭蛋鹅蛋般相似——这鸭蛋我说的是有点夸张了,但鸡蛋,却不是夸大。这些鸡们,它们吃蚂蚱,不,它们不只吃蚂蚱,它们尝百虫,食百草(籽),它们从不辜负这大山的丰厚赠予,它们非常实在,有粉儿,就抹在脸上(鸡们的脸蛋真是红红),有肉,就长在身上,有蛋,就产得个个都似状元郎(个头大,当然得是头名状元)。它们很壮,是说它们壮而不肥,因为它们成天满山架岭地跑,一整天地跑,肌肉自然发达。蛋下得大呢?有道是龙生龙,凤生凤,体格健壮的鸡们,生的蛋,也当然是个儿大黄儿红(微微的橘红)!煮熟了,小太阳似地,卧在洁白润泽的蛋清中央。 毓秀华堂的拿手菜有:老式焦溜、玻璃肉、铁锅犒大鹅、家炖小笨鸡、接年杀猪菜……主食呢?新黍粘豆包、芝麻盐蘸粘糕饼…… 不说了。再说都有点儿馋了。
9 馋这农家饭农家菜的,还有北京、天津、山东、辽宁的一些画家、书法家。年年的,他们都会结伴而来,玩儿上个三五天,吃上个三五日。 他们也不白吃。 手上的画笔,腹中的才华,金风玉露一经相逢,大作、佳作,便一张张从台案上飘出。 说是飘出,是求画求字的人,那种小心翼翼托着书画作品的样子。爱极生畏。生怕一个不小心,污损了这幅画,弄残了这书法。 艺术家们,大都很有个性。男性,有的却也长发飘飘,小辫子摇摇。率真的多,审慎的少。我的理解,艺术创作,源于心灵的自然感应,似乎来不得半点虚伪。一篇小文,一幅小画,一张书法,大都,真情实感。 画家们书法家们由于在大良沟吃得好,住得好,玩的好,自己感动了自己。北京画师王瀚之提议:我看咱们大良沟的山门,刻着“钟灵毓秀”四个大字。这四个大字也可以是这个园子(指大良沟)的称谓,也可以是这个山门的横批,咱们给配个上联下联? 这次游玩团队的组织者国画大师师立照闻声同意,操着北京腔儿:成啊! 有人挥笔写来: 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 人们鼓掌点赞。还有我。 这句话出自《论语》。无论从字面上浅意理解或从立意上深层次解析,都不失为就“钟灵毓秀”的佳配。 但我想,毕竟这句铭文在中国的许多名山大川、名园胜景,见过了许许多多,甚至有山则仁,有水则智。 我只想借这些书法家的手,写一副京都的专属,或是京都的、钟灵毓秀的、大良沟的专属。 我试探着说:难得大师们、大家们把墨宝送到了京都家门儿,最好再赠我们一幅和京都有关、和钟灵毓秀有关的对儿! 这句话一出口,万没想到,把我自己推上了前台: 您——北京人的那个“您”字说得比我曾经背地里试着说的那个“您”字好听多了。我现在说着也拗口。因此,从来不说,真的不说。我只称呼“长”、“主任”“大师”、“老师”。按照我的经验,和公务员系列交往,凡政府系列的,一律称呼“长”。局长,科长,股长。其实我大都称“科”。“张科”、“李科”,只要不是名符其实的“局长”,一个“科”字,有礼有节,甭管正科副科或是不是科(人家不是科的将来也一定会是科)。不是正式场合,这样称呼都不过份。党委系列的,除几位书记外(书记就那么几位,好记),其余,一律称呼“主任”,甭管实职主任还是虚职主任或是小小办事员(办事员将来也一定会主任)。企业界的,你就两个字:“经理”,不管是“大经理”“小经理”,全方位解决。这么称呼,没有叫错的失礼与尴尬,更没有称名道姓的不恭,也没有叫一声“领导”的那种多少有点距离有点敷衍的嫌隙。从酒店的服务需要来说,这么称谓,都不会有什么不妥。 您——,您是京都做企业文化的,您出词儿,我们写不就完了? 措不及防! 看来这不是个案,而是惯例。这些大师们,大家们,给谁题字,给谁作画,原则是你提出立意,我来书,我来画,即是。 本来是想让大师们帮我。 但现在…… 情急之下,我猛然想起了毛泽东的《长征》!《长征》里有一句“五岭逶迤”,是这个“逶迤”给了我灵感。那一刹那,我特感动!心里说:毛主席啊毛主席,看来我没白忠于您一回(在心里说您还是说得不拗口),关键时刻,还是您帮了我—— 我提笔写了个字条:
逶迤青山藏毓秀 盈栏绿水纳钟灵
嘿!几声京腔围了上来:成啊! 我自己评价,也成!
10 伫立毓秀华堂窗前,远处,青山重重,绿涛叠涌,不藏毓秀藏什么?近看,几盘荷叶,一池碧水。有风儿吹来,那池碧水,真的就荡漾着池岸的栏杆…… 这池碧水,不纳钟灵,纳什么? 纳了钟灵,藏了毓秀,不是人杰地灵是什么? 钟灵毓秀的辞典词意简约解释,人杰地灵! 这副联,可以是专属钟灵毓秀大良沟! 有的人,最怕小有成就。一小有成就,行为和话语,就有些失控了。这是说我。 说我:几声京腔的“成啊”,鼓舞得我有些膨胀了。 我说:我又有了一联。 大师们停住了笔,扭头看我。 我膨胀得奋不顾身: 下联有了,上联有了四个字…… 我是这样写在纸上的:
励精图治××× 钟灵毓秀自然成
这次,是我自己写了一个“成”字,没有那先前那一片声儿的“成”字。 半分钟工夫,书法家王瀚之大声地:励精图治……群英会!不!群,群芳…… 群芳,聚!群芳聚!聚! 是收藏家曹广奇的声音,他举搭着自打见面就没见离过手的一根明清时期的镶着祖母绿玉石烟袋嘴的烟袋,吐着有些呛人的烟味,挤到了案子旁边,并强调:聚!聚是我说的啊!我说的!我得向董事长讨杯酒去! 留着小辫子的全国知名书法大师王瀚之,提了笔,运了气,刷刷几笔,狂草挥就:
励精图治群芳聚 钟灵毓秀自然成
屋里,一片静谧。窗外,层林尽染。
11 京都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是: 秉执六个坚持,建设人才摇篮 京都酒店已经营业七年。 七年里,从自己的创业初始团队里,从餐饮及房务的服务员队伍里,从厨师、保安员、财务和行政后勤员工的队伍里,培育出了自己的企业高管和企业环节管理人员。这些管理人员,除一名是刚刚应聘还处于试用考核期外,其余,都已经跟着京都,走过了七年! 正是京都培育了这些“群芳”,正是京都有了这些“群芳”,京都酒店效益连年升级,员工收入大幅提高,企业规模,逐年扩展。这不,钟灵毓秀大良沟、还有设在林东的市政园林绿化公司,就是这二年才创建的,还有,富岭建材公司,跨越式升级扩建的工程,眼下,正如火如荼! 做企业就是做人才。有了人,有了人才,就有了一切。 京都,老早的,就曾这么说。 我入职的那天,就听到了这么说。因为我的工作是行政,是企业文化,工作与职责,近水楼台。 这个理念,深入我心。因此,我深深感悟: 励精图治群芳聚,钟灵毓秀自然成! 京都,人杰地灵的地方。
12 出山了。 出了钟灵毓秀大良沟的山门,几户农家乐扑面而来。看看,那是东方红农家乐,那是映山红小酒馆……小小的营子,一下子就抄起了七八家农家乐型的民宿与餐馆。那个叫杜鹃岭农家乐的主妇告诉我和酒店总办副主任韩策,头年一个腊月,光卖粘豆包就挣了好几万! 呵呵,京都,我那钟灵毓秀的大良沟! 有件事儿,忘了说了。我不说谁都不知道。我曾经又一次去了我曾经潜入过的那个农家。 还卖吗? 那人还认识我。不那么腼腆了:想买啊?那年那个价的十倍,也没人卖喽! 我说:三十万以里,还是三十万往外? 往外!回答得干干脆脆,豁豁亮亮! …… 我轻轻的按下车窗关闭的按钮。车窗玻璃无声地升起。车窗闭合。 我不再从车的侧窗往外看。 前方,霞光正红。我的眼前,林东街的方向:那灿烂的霞光中,京都的霓虹招牌,犹为灿烂! 我还是忍不住在车里回望了一下—— 京都,我那钟灵毓秀的,大——良——沟! |